欢迎来到闽江师范高等专科 办公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大学语文《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4-07-03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时数:

2学时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2.了解的文体特点。

3.掌握本文的驳论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2. 掌握本文的驳论方法与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本文的驳论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参考资料:

1.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月版。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旁批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作家作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北宋政治改革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王益,字损之,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是一个有正义感且颇为能干的下层官吏。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和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

安石少好读书,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不久签书淮南判官,开始了仕途生涯。任地方官吏期间,他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后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逝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号文。享年六十六岁。

【背景与题解】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

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答李翊书》(韩愈)、《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注解

某:古人在信稿上用,代替自己的名。

窃:我私下,谦词。

每:往往,常常。

术: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

重念:又考虑到。

视遇厚:对待优厚。

反复:指书信来往。

宜:应该。

卤莽:同鲁莽,草率,冒失。

具:全部,引申为详细。

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冀:希望。

见恕:原谅我。

见教者:指教我的问题(内容)。

侵官:侵犯官员的职权。

征利:与民争利。

以致:因而招致。

修之于朝廷:在朝廷上讨论修改。

辟:排斥,驳斥。

难:用作动词,责难。

壬人:善于巧言谄媚的人。

固:本来

事事:做事。前一为动词,后一为名词。

【参考译文

安石启: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君实您相处,彼此相好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议论问题常常看法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彼此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即使我强做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略的给您回封信,不再一一加以辩解了。可是又想到您以厚遇待我,在书信往来时不宜草率失礼,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大凡读书人所争论的,最主要的是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如果名和实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可以认识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说侵夺官利职权,无端惹事生非,与民争夺财利,拒绝旁人劝告,因而招致天下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接受皇帝的命令,议定法律制度而在朝廷上讨论修正,再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不能算是侵夺官吏的职权;实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算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不能算是与民争夺财利;清除荒谬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小人,不能算是拒绝进谏。至于埋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就预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生活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多已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合流俗,讨众人的欢心为好,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没有考虑敌人之众多,想出力帮助皇上跟他们相对抗,那他们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反对的是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怨恨就改变他的计划,这是由于他考虑这样做适宜,然后采取行动,认定做的对,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以造福于百姓,那么我知罪了;假如要说今天应当什么事也不做,只要默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内心不胜仰慕,仰慕您到了极点。

【文章分析】

1.主题

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
  本文主旨。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马司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2.层次结构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即开头一句和第一自然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即第二个自然段。是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关于侵官,依据名实相符的原则,王安石阐明制定和贯彻变法的规章制度,有皇帝的命令,有朝廷官员大臣讨论确定,有具体官吏执行,步步有据可查,不是侵官。
  关于生事,新法实行,影响一些大地主和大官的利益,引起他们不满,司马光把这说成扰民生事,王安石阐明变法是举先王之政,兴利除弊,可造福于人民大众,加强国家的统治,不是生事。
  关于征利,司马光等保守派攻击王安石变法是与民征利,王安石驳斥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目的在于理通财政,有利整个国家,表现出政治家的宏伟的韬略。
  关于拒谏,司马光等人认为王安石不理会保守派意见就是拒谏,王安石义正辞严,指出自己抨击不正之理,驳斥不怀好意的人,证实自己光明磊落,坚持自己变法应有的态度。
  所谓天下怨诽的问题,王安石举出历史事实,并分析说明保守派这些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乃是他们因循守旧的腐败作风。王安石坚持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且委婉地表示对司马光的说法则非某之所敢知。
   
第三段即第三个自然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失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四段即第四个自然段,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3.写作特点
  行文简洁,结构严谨: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它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论证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个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新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气势磅礴,寓刚于柔:全文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1)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

2)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3)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怡,铿锵有力,虽则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

本文观点鲜明,态度决绝,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措辞委婉得体,柔中有刚。如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如结尾说您批评我未能帮皇上大有作为,那我知罪了,但让我什么也不要做,墨守成规,那我是不敢领教的。又如第二段中,至于怨谤之多,先用固前知其如此也一句接住,是退;然后人习于苟且数句对这种怨谤作出深刻的剖析,是进。一退一进之间形成跌宕,也就形成了全文的委婉文气,但委婉中又含有刚气,含有锋芒。这固然是由于书信体格式的需要,也出于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更是源于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坦荡胸怀和高度自信,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相关链接】王安石变法

1.变法前奏

熙宁元年(1068年(戊申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

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 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后来两人完全绝裂,司马光跟皇帝辞职,隐居洛阳专心编纂《资治通鉴》。

2.变法举措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四月,遣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翼、曾伉、王广廉八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

机构改革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王安石推动变法第一个设立之机构,原本宋朝的财政由三司掌握,王安石设立置制三司条例司来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是当时最高的财政机关,此机关除了研究变法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外,亦制订国家一年内的收支,并将收入定其为定式。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颁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市易务市易司),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用以达到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市易法增加了财政收入。

熙宁三年(107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有两丁以上的农户,选一人来当保丁,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税赋改革

方田均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却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均输法此法已久,早在西汉桑弘羊时试行,唐代以后各郡置均输官,达到敛不及民而用度足。但是王安石以内藏钱五百万,上供米三百万石为本钱,行使均输法,汉朝的桑弘羊和唐朝的刘晏行使均输法都不另拨本钱,所以王安石的均输法也算是创新。[2]熙宁二年七月,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又要避免商人屯积,在淮、浙、江、湖六路设置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的原则,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质。意在省劳费、去重敛,减少人民的负担。

青苗法:青苗法起源于陕西转运使李参,所以青苗法是一个地方实践后推向全国的产物。[3]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出现强制借贷现象,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内容。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3.反响

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为相,尽废新法,苏东坡、范纯仁等人皆曰不可,温公执意而行,不久王 安石在南京病死,同年九月,司马光病逝。史载王安石退居金陵时闻朝廷变其法,夷然不以为意;及闻罢助役,复差役,愕然失声曰:亦罢及此乎?良久曰:此法终不可罢也。’”元佑元年二月,罢青苗法。到了三月,范纯仁以国用不足,请复之。八月,司马光奏称:散青苗本为利民。

苏轼在反对免役法时说,自古役人之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行地之必用牛马,虽其间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终为天下所可常行。还说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圣观,但是后来苏轼又认为免役法确实可行,他在《与滕达道书》中承认,吾齐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十馀年后元祐更化时,苏轼反对司马光废除免役法,他说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

【思考与练习】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针对司马光来信中对新法的种种指责,从辨明“名实”入手,一一进行驳斥,表示了自己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坚强决心。
  2.本文所批驳的反面论点是什么?采用的是何种驳论方法?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是本文作者所要批驳的论敌的论点。作者采用的是批驳对方论点的论证方法。
  3.王安石是如何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的?
   作者首先确立反驳原则:“盖儒之所争,尤在于名实。”以名、实是否相符作为辨明是非的标准和立论的根据。接着以一组排比句对司马光横 加在自己头上的种种罪名(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逐一加以反驳,指出这些所谓罪名都是名不符实、毫无道理的。这种驳论方法,大处着眼,抓住根本,抓住要害,有理有力,避免在具体问题上纠缠不清,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

教师讲授。

教师讲授。

朗读

教师讲授。

原文翻译

原文翻译

教师讲授。

学生交流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评讲。


版权所有:澳门862727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学府南路1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8012669-1号

公安部备案号:350121025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