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程标准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

发布者:毛中特概论教研室[发表时间]:2023-08-01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分:2

学时:总学时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

课程代码:19080011

适用专业:三年制大专所有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小学教育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医护学院)、第二学期(外语商贸学院、数字信息工程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材〔2020〕6号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课程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轨迹,准确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飞跃成果。课程充分展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通知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通知教材〔2020〕6号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表现为: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二要处理好教材内容的使用;三要结合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2、本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在教学中采用“以社会发展实践和学生实践为载体,进行理论学习、理论应用、理论创新”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学生参与,师生联动”的方式,将《形势与政策》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相结合,遵循分析形势讲理论,结合理论说形势的原则,针对学生及知识模块的特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过程的安排。

第二,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依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总体把握教材内容,确立教学模块,创设教学情境,制定工作任务。

第三,突出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特有的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时政性、实效性的特点,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突发事件,应时讲解。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二是关注反馈,调整方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与方法;三是正确引导,科学认知。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对学生所提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必须给予正确的、科学的指导。

第四,为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等方面。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制定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并把这些措施具体到每一个教学章节目标中。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第一,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的讲授,学生要能够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第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大学生能够系统了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并认真配合完成目标。要能懂得为什么只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方向。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在学习中能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拥有科学的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能把握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成果的产生背景、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重大意义。

(2)学生能明白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更是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所应遵循的方法、原则。

(3)学生能理解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的分析中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实质与精髓,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4)学生能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分析中,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明确奋斗目标。

(5)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概括,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则是对我国发展思路的总体规划与总体设计的。

(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祖国统一、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及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则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总布局。

2.能力目标

(1)知识能力:学生能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方法能力:学生能够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的分析中,充分认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生活及工作实践中自觉使用这一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3)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准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事物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学科系统知识,对未来事物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并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

3.情感目标

(1)个人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不怕困难与挫折,勇往直前的优秀品格。

(2)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能够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1、学习内容安排

课程章节

教学单元的名称

学时安排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2

2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4

4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

4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

4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4

4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4

2

2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

4

4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4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

3

3


结束语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1

1


合计(总学时40)

34

32

2+6(校外)=8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实施建议

(一)学习组织形式:

教学中的理论知识采用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课程教学进展充分的时机,切入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小组划分学习方式,小组划分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负责人要负责组内成员合理有效地分工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协调、组织讨论、任务汇总等工作。

(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适时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验法、头脑风暴法、实践教学法等,把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通过多种引导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工作情境中,使学生在工作中思考、构建知识体系和发展综合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组织与设计分为理论教学组织与设计、实践教学组织与设计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理论教学组织与设计

1.课堂专题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意识、信念和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思想,开展学生学习知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在社会当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2.案例式教学。结合各章内容,选择经典案例,剖析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探究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本课程采用从现实社会中学生关注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运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相互讨论中明晰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性、参与式学习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组织与设计

本课程实践教学总体思路:努力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接轨,以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印证理论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

1.开展社会调查。要求学生暑假提交一份完整的社会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所在家乡各企业的人力资源、生产环境、企业文化、管理体制、外部竞争、市场占有及发展前景;各村镇的历史、人口、环境及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迁;家乡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现状及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等等。

2.三支一扶。学校社团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文和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西部服务计划等项目,鼓励和引导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3.志愿服务。本课程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劳动、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校内劳动服务基地,让所有学生定期参加各种义务劳动和服务工作,还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文体、法律、卫生、社会治安、保护生态环境、扶危济困、普及科学知识、大型社会活动等志愿服务,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向社会和他人学习,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关心和付出。

通过上述种种实践教学形式,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社会,强化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培养。

二、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1、考核内容组成与所占比例:

2、考核比重表

考核内容

理论50%

实践50%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

能力考核

素质拓展

具体指标

期末闭卷考试(遇有特殊情况不适合线下考试的,灵活处理)

实践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他学习安排(如四史学习)。

平时活动:课堂考勤、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等等

课堂创新性活动:如时政评论、主题活动、翻转小课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考核目标

检验和巩固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

分值比例

50%

20%

20%

10%

(1)期末考试50%。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一共五种题型,满分100。

题型

题量

单分值

总分值

备注

单选题

20

1

20


多选题

10

2

20


名词解释

3

5

15


简答题

5

5

25


论述或材料题

2或者1

10或20

20

100

(2)能力考核25%。能力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焦点和热点,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社会调查、参与重大节日实践等等活动。完成对应的调查报告、实践心得体会、视频展播等灵活多样的成果展示形式。授课教师可以因学生专业的差异设置合适的形式。

(3)素质拓展50%。除了包括课堂的基本活动之外,还有创新性的活动形式,比如:通过课前时政评论、主题活动、翻转小课堂,以及其他可能的形式等等最终汇集成PPT,或者视频、小论文等各种形式展现出来。作为能力考核的依据,任课教师确定成果的打分比例。        

三、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第一,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教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修订版。

第二,对教材的主题、主线及重点不可擅自改动与变更。本着“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为主。

第三,由于本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统一使用教材,既包括普通高等院校,也包括高等职业院校;既有本科层次院校也有专科层次院校。由于学生起点及掌握的知识基础不同,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教材内容的统一性与学生层次差别性的矛盾。因此,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根据学生层次(即已有知识),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灵活拓展。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以“精”和“管用”为原则,进行模块化设计。

第四,对突发事件及重大事件进行“应时”性讲解。因此,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中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体现本课程的时政性与针对性。

第五,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增减教学案例,编写学生学习手册,建立试题库。


毛中特概论教研室

2023年8月